“如果有来生宇轩配资,一定要珍惜生命,毕竟人只有一条命,一旦没了,就真的什么都没了。”
这是王亮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,而他“倾诉”的对象,往往是一具又一具的尸体。
王亮是一名灵车司机,他的工作就是把逝去的人送往殡仪馆,让他们走完最后一程。他常自嘲说自己是“靠死人吃饭”。从入行到现在,他已经运送了两千多具尸体,看尽了各种生死百态。可即便如此,有些尸体,他依旧害怕接触。
展开剩余87%---
王亮出生在吉林公主岭的一个农民家庭,父母早年离婚,把他交给爷爷奶奶抚养。老人家年纪大了,管不住这个活泼捣蛋的孩子,他便整天在田野里疯跑。缺少管教的他,从小叛逆,不爱学习,是个标准的“学渣”。
意识到自己读书无望,他干脆高中时参军了。几年的军旅生活让他彻底脱胎换骨,从浮躁少年变得沉稳坚毅。退伍后,他进了钢铁厂,但没几年,厂子效益不行,他失业了。后来他又做过老板司机,收入不差,但纸醉金迷的环境让他难以适应,最终还是辞职。
正是这时,他经朋友介绍,进入民政部门当司机。只是,这次的“乘客”,不是活人,而是尸体。
---
刚开始工作时,王亮心里十分恐惧。可这份工作对他而言,算是“铁饭碗”,为了生活宇轩配资,他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。
第一次接车的经历,他至今难忘。那天,他接到通知,高速上发生车祸,一家六口车毁人亡,只剩夫妻二人活了下来。王亮第一次出现场,看到那满地血肉模糊的尸体,差点当场崩溃。幸好同事陪着他,他才勉强完成任务。那之后,他好几天都失眠,一闭眼就是那惨烈场景。
不久后,他被安排独自值夜班。深夜里接到电话,去拉一具被人砍死的尸体。那尸体满身刀痕,面容狰狞,王亮吓得浑身发抖。死者家属拒绝同车,他只好一个人和尸体待在狭窄车厢里,在漆黑公路上行驶。那一夜,他真切体会到什么叫“度秒如年”。直到见到殡仪馆门卫大爷的脸,他才像重获新生般热泪盈眶。
---
这些年,他接触过各种死因:车祸、跳楼、凶杀、自杀……见得多了,他才明白:有时并不可怕的是鬼,而是人心。
他记得一件让他痛心的事:山里两兄弟,因为一头羊卖了500块,喝酒时起了争执。哥哥想分一半钱,弟弟不肯,竟一怒之下拿刀捅死了亲哥。为了区区500块,亲情毁于一旦,一个丧命,一个坐牢。王亮接尸时,心里久久不能平静。
还有一次,他拉走了一位八旬老太。她一生无儿无女,孤苦伶仃地住在敬老院,最后在姐姐家门前的小棚子里,用腰带吊死。老太太的死并不惨烈,却让王亮心酸不已。他想,也许老太太只是想靠近亲人,哪怕以这样的方式。
但最让他无法承受的,是孩子的尸体。作为父亲,他深知孩子对父母意味着什么。曾经,一个13岁的男孩因心脏病猝死。他面容安详,像睡着了一样,被父母抱在怀里。直到被放进灵车,王亮才意识到,这个孩子真的走了。父母哭到声嘶力竭,几乎瘫倒在地,那种撕心裂肺的痛,让他也忍不住红了眼眶。那一路,他开得特别慢,只想让这对父母和孩子的告别能多一些时间。
---
然而,比面对尸体更难的,是活人的偏见。
很多人认为,他身上带着晦气,不愿接近他。甚至连亲朋好友都劝他换工作,不然就疏远他。久而久之,他成了家族的边缘人。哪怕参加婚礼、孩子满月酒,他也自觉回避。连去洗车店,老板都嫌弃:“赶紧走吧,你这车在这洗,不吉利。”
王亮一开始不理解:自己凭本事吃饭,何错之有?可渐渐地,他看开了。毕竟没人能完全坦然面对死亡,他只能习惯孤独,学会自我消化。
长时间与世隔绝,让他陷入抑郁,夜里常常失眠。后来,他尝试开直播,没想到网友们不但不嫌弃,反而充满好奇与关心。有人安慰,有人鼓励,那一刻,他感受到久违的温暖。网友们甚至给他起了个外号“兜粉”,因为他常把手机放兜里直播,屏幕一片漆黑,弹幕却满是悼念与祝福。
正是这些陌生人的善意,帮他走出了阴霾,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。
---
人们总忌讳死亡,也因此对与死亡相关的职业心怀排斥。可正因为有像王亮这样的灵车司机,逝者才能被安稳送走。
他们不是晦气的象征,而是亡灵的摆渡人。或许我们无法亲近,但至少,应该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。
发布于:天津市保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